【茗边聚焦】③茶学老教授,畅谈茶博缘;弹指三十载,愉悦留心田——记刘祖生与中茶博的情缘

■作者:张凌锋 邱桂

 

作为教育家的刘祖生,一直致力于茶文化传播推广的同时也为中茶博从筹备到成立,从建馆到如今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4月中旬,中国茶叶学会在北京为当代茶圣吴觉农庆贺90大寿期间,28位茶叶专家签名建议在杭州创建中茶博,刘祖生是当时28位签名者之一;


1988年,杭州市政府同意批复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茶博);


1988年12月,刘祖生被聘为技术顾问,从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茶博缘”。

 


在刘祖生的家里,有两个文件盒,里面保存着中茶博的相关资料——聘书、茶博馆周年庆特刊、报纸等等。刘老就用这些珍贵的资料向记者娓娓道来: 

 


筹谋划策任顾问自收到聘书成为中茶博的技术顾问之后,刘祖生就积极参与中茶博的建馆筹备等相关事宜。用刘老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尽职尽责,既顾且问。


从1988年12月23-24日中茶博第一次“陈列方案”审定稿审定会议在柳浪闻莺举行,到次年3月23日在曙光路再次审议,再至1991年中茶博正式开馆后的多次修订,刘祖生都亲身参与。刘老自己也说“中茶博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看着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此外,刘祖生为中茶博制作几十组茶叶标本;协助茶博举办建馆10周年、15周年、20周年、25周年等重大活动,尤其是建馆15周年的活动,更是倾心参与,并专提贺诗一首:


南方嘉木立双峰,潺潺流水穿园中。更喜馆藏多精品,茶祖茶圣巧相逢。——恭贺中国茶叶博物馆建馆十五周年。

 


刘祖生与中茶博的点点滴滴,除了资料记录外,更是印在了心里。在中茶博食堂的旁边,


有一处茶树品种园——嘉木苑,这是中茶博、浙大茶学系、浙江省茶叶学会三家单位联合在博物馆建立的。作为发起者与参与者的刘祖生,与嘉木苑有着特殊的感情。

 


2004年初夏,中茶博进行环境整合,馆领导打算去云南移栽几棵大茶树种在馆区。作为茶树育种栽培专家的刘祖生深知茶树品种与环境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不适应在杭州生长,因此建议。建议中茶博去浙江大学茶学系在余杭潘板桥的教学基地寻找,最终在这里找到了合适的茶树品种。同年十月前,在有经验的园林工人的移栽下,移入中茶博院内。


随后几年,刘祖生和其他的专家还去湖南、福建、安徽、杭州等省市茶叶研究所考察与实地查看,征集了大批茶树品种。如今,嘉木苑内囊括了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资源160多种。如有树高五六米的武夷水仙,枝软如藤的临海藤茶,嫩叶似玉的安吉白茶…也有适制録茶的鸠坑种、福鼎大白茶,适制红茶的祁门种、政和大白茶,适制乌龙茶的大红袍、铁观音等。

 

 

千姿百态的茶树品种,在嘉木苑里自由生长,每一种品种,都有自己的代码,产地、名称、适制茶类等立牌说明。在茶叶采摘季节,嘉木苑下的焙香阁,还有表演炒茶,展示炒茶技艺和茶叶加工的重要工序的活动,加深游客对茶叶制作工序的了解。是对展厅陈列的生动补充。这不仅仅是从室内到室外的转移,也是从静态到动态的呈现,真正让中茶博动起来,让茶文化活起来。从此,中茶博不仅展示的是静态的历史,还有动态的“活化石”,嘉木苑成为人们了解茶树品种的窗口。嘉木苑里的茶树品种,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大观园”似的生动画面。 

 

 

穿针引线做“红娘”

 

就这样,中茶博有了硬件设施,成为了中国最美博物馆。但是“草创未艾”的中茶博在人员配置、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为了中茶博的发扬光大,刘祖生也费了很大的心思。

 

在中茶博成立之初,刘祖生就以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长、理事长,《茶叶》杂志主编等身份向中茶博推荐了许多茶叶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中茶博在茶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基石作用。

 


有了人才的框架,就要打响知名度和影响力了。


1997年,刘祖生出面搭桥,在中茶博联合主办了第七届国际无我茶会的开幕式、茶艺交流表演、名茶展示;


1998年,借联合国国际老人年之机联合中茶博举办浙江省首届敬老茶会,至今已有20年历史;


1999年,在中茶博举行建国50周年浙江茶业成就图片展;


随后又出面联合举办了当代茶圣吴觉农、庄晚芳、王泽农等茶界老前辈的生平专题展。从此中茶博之名在杭州、中国甚至国际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与赞扬。


在此之后,业已退休的刘祖生还是心系中茶博,多次介绍大型茶企向中茶博捐赠茶品。2019年6月,病愈的刘祖生向中茶博推荐了广州演进贸易公司,后者向中茶博捐赠了中国传统黑茶实物参考标准样共计6省10厂21款传统黑茶。


可以说,中茶博从建立到装点填充、丰满扬名,刘祖生一直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 

 


发挥优势干实事


要说刘祖生一生为中茶博已经奉献很多青春和精力了,但是他好像对于自己的“孩子”有着格外的“溺爱”,早已耄耋之年的刘老还在为中茶博发光发热。


2001年在浙江省上虞市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并在北京上海纷纷成立联络处,2004年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成为第三个联络处落户中茶博,这是刘祖生退休后的成果之一。他与中茶博和杭州的茶人一起,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普及茶文化,推广科学饮茶,文明饮茶。组织讲师团,进大学宣讲,每年组织科学饮茶周,每年春天的钱塘茶会,秋天的重阳茶会都在中茶博举行。为中茶博在茶学思想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7月,经过国家科委批准(国科发信字[1996]283号文件),同意浙江省茶叶学会《茶叶》期刊增加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主办单位。时任主编的刘祖生把《茶叶》期刊作为培养青年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现成为名誉主编的刘老也不忘亲自审稿校稿,继续为茶叶工作者服务;


据刘老告诉记者,从2003年以来,他与夫人胡月龄教授向中茶博捐赠了高校茶学专业教材共计37册;各类茶书28册;《茶叶》期刊9种12册;茶叶论文集及其他文献33册,其中有很多现已停刊的绝版书。

 


如今赋闲在家的刘老还是会积极参与中茶博举办的各类活动,他向记者展示了2017年刘老赴中茶博活动项目名录,足有13次之多。他还调侃说“要不是11月住院了,我想我可以突破15次。”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说的就是这群像刘祖生一样的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的老茶人吧。


爱写茶诗的刘祖生以一首诗概括了茶与自己的关系:


学茶爱茶,终生伴茶;以身许茶,幸福无涯。


而记者在他的家中看到这样一首藏头诗来赞扬刘祖生先生:刘公事茶登高峰,祖国茶界显名声。生叶知己承鼓励,君子之交醇为茗。 

 


确实,刘祖生这一生与茶结缘,也与中茶博结缘,他们的联系从开始到现在从未间断。30年了,刘祖生和夫人胡月龄都要多次去中茶博里走一走、看一看,就像是探望出嫁的闺女一般,拳拳深情,如慕如诉……

 

2019年9月30日 17:2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