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抗新冠病毒,您怎么看?

 

  连日来,茶界媒体一直保持默言。自疫情发生以来,茗边平台 1月23日首发了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博士后周继红的论文《喝茶有助抗病毒感染,但没有证据表明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为帮助广大读者树立预防流感之举措与饮茶行为二者之间的科学观念,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毫无疑问,新型冠状病毒成了现在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刷屏朋友圈的是大量与疫情相关的内容。茗边关注到茶频道于1月31日发布的《浙大屠幼英教授接受专访:喝茶不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但能预防!建议天天喝!》在发送不到一天时间就被删除,茶能预防新冠病毒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其实细看文章,屠教授并没有肯定地说茶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只是从她的专业出发,解读了饮茶可以提升免疫力,茶与抗病毒研究进展的知识。由于一些质疑者及自媒体对茶界专家没有能力拿到新冠病毒毒株推断出茶叶专家一定没有做过相关的预防专门指向的新冠病毒实验便发难有关专家甚至浙大,在当时的情况下被辟为谣言,更有甚者开始抨击浙大,认为茶界专家的言论不够严谨,同时也给浙大内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时间,茶界专家集体失言!现在来看,屠幼英教授也是躺着中枪,也是很委屈的。

  不同的声音断断续续不绝于耳,事件渐渐平息后,直到2月26日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题为《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茶水能抑制病毒引发了热议,其中有认同转发的,有否定批判的,还有趁机卖茶的,但随后文章便被发布者自行删除。 来自于信息源的稿件删除,但很多大众媒体基于事实的真实存在,未作删稿处理。为何删稿? 据中新经纬客户端消息称: 经采访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虽然文章中的实验已经完成,但由于文章中的数据还未经领导审批,因此做出了删除。 后续,最新消息会发布在官方微信。

  

  浙江省疾控中心官微截图

  

  从刷屏到删稿,我们就“为何删稿”进行了剖析,这会是继“双黄连事件”的又一次社会信息传递的乌龙吗?防疫当前,从发布刷屏到删稿事实上已经产生负面影响。有人嘲笑“浙江疾控抽风了”。

  在标榜高尚的人面前谈高尚很难,同样,在标榜真理的人面前说真理也难!

  面对广大网友的质疑,有关免疫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是肺泡上皮细胞,“但我们喝茶,无论如何,茶水是不会灌到肺里去的。”即便体外试验证明茶水可以抑制或灭杀病毒,并不等于“喝茶就可以抑制或灭杀病毒”。

  话是这么说,但是浙江疾控中心专家实验证明茶水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报告是真实的,目前只是体外的病毒抑制试验,专家们也是兴奋了,急着发布的确有那么一点点不够谨慎。

  

  

  

  

  删稿事件后,使得“喷子”们抓住软肋,对既定的事实也进行了质疑。但是浙江疾控中心的这一项目是浙江科技局正式立项的研究课题,再者“茶能防治病毒”的原理是国内外专家的共识,茶中的某些成分尤其是茶多酚类里含有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此,本刊收集了各平台涌现的不同声音。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表示:茶叶具有突出的抗病毒活性,平时多喝茶有一定的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现在浙江省疾控这个实验也证明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但茶叶的抗病毒功效并非是防止病毒侵袭的“保护盾”或者治疗病毒感染的“特效药”,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际,最为重要的当然是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佩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避免劳累、熬夜等损害身体免疫功能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多多饮茶、茶水漱口也是对人体大有裨益的选择,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一定的降低病毒感染之风险。

  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讲师王耀民专门向本刊发来专函:就文章本身而言,依据文中进行的实验是无法得出“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结论的,直接下这样的结论很容易造成误导,对倡导科学饮茶、科学利用茶是不利的。原因如下:一、文章撰写不严谨,”用50 mL开水(实测90℃)“开水以杭州地区海拔怎么可能是90℃,是一直保持水浴还是一直保持90℃温度?“浸泡绿茶、铁观音与大红袍 30 min, 浓度计为40 mg/ml (即通常泡茶时的头道茶水)”这一点更难以理解,我们通常泡茶头道茶水不可能是浸泡30 min后的茶水,此外浓度计为40 mg/mL, 那么50 mL开水的话是2000 mg, 即2 g,说明实验用的2 g茶完全溶解在了开水里,连叶底都算进去了,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推断初始浓度实验中未测定,后文中稀释后的浓度是很不严谨的。“本研究首次发现以茶多酚……“绿茶主要是茶多酚,铁观音和大红袍水浸出成分和绿茶很不一样,是没办法直接下这样的结论的。二、依据细胞实验得出文章中的结论是过度引申。细胞实验只是最最基础的实验,细胞体外培养环境和人体内的环境差异极其巨大,就文章中细胞体外实验设计而言,如果增加一些醋、盐、酒精等组,醋、盐、酒精等很可能对文中病毒的作用也特别明显;而且,细胞实验的浓度是远远高于人体可以利用的浓度的,茶多酚类物质的人生物利用度是很低的,到达作用靶点的量更是微乎其微。三、“茶能治病”的结论是不能下的,喝茶有益,能预防一些疾病,但茶是不能当作药来治病的。一直关注茗边,茗边发布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能一些消费者对科学研究的具体流程了解不太多,很容易被一些消息误导,茗边若是在茶的科学传播领域做成领域内的权威,对中国茶的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

  茶人李乐骏表示:科学家要有科学家的样子。茶叶一定要能打败冠状病毒,才能好卖吗?茶不应寻求成为药,茶道或可能是“药”。前者盯着物质,后者放眼文化与精神。疫情期间,一口气上马了两百多项新冠临床试验,很多试验设计,既没有坚持随机、对照,也没有使用盲法评价。之前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双黄连”、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诸如此类,仅仅基于体外实验就被推向受众、推向患者。人命关天,不要只担心生意。世卫官员很着重地提到:目前只有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瑞德西韦",原文是:Only one drug with real efficacy, remdesivir。这个结论在中文翻译稿中被“漏掉”了。相关部门也要有相关部门的样子。有知识,有权利之辈都不像个样子!想做一个合格公民,每天刷新认知上的“九死一生”。太难了。

  关于反对派的声音,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是头号代表。他被“腾讯较真”树为辟谣权威专家。在“浙大门”事件后,茶界专家几乎集体失声,腾讯关于茶抗病毒方面的辟谣都是基于此人的言论,仿佛只有美国言论是科学依据,甚至成为了腾讯的“一家之言”。

  还有不久前有谣言称,引发此次疫情的是实验室病毒逃逸。有批评者拿此类推浙江疾控中心专家对于实验中的病毒毒株是否也会流传到社会,一副杞人忧天的样子。而对于实验组用了什么茶,也喷!指责浙江为名优绿茶做商业炒作,质疑这是在为浙江绿茶打广告,“莫须有”的帽子一顶又一顶!真的有那么一种“在标榜高尚的人面前谈高尚很难,同样,在标榜真理的人面前说真理也难”的无奈!

  面对疫情,希望大家可以做到明辨是非,不散布谣言,不陷入恐慌,不做网络“喷子”,理智对待每一条信息。

  就在本刊发布本文之前又有消息传来称: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传播特征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应急需求,联合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病毒防治的紧急科技攻关和相关制剂的研发,重点从食药同源植物分子中筛选能够阻断病毒感染、具有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分子。目前,研究团队在盛军教授带领攻关下,取得了突破进展。

 

 

  对于接二连三的茶益健康的消息,客官!您又怎么看呢?!

2020年2月27日 22:1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