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人是一家,《茶博览》杂志举办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璀璨明珠、美丽乡愁记忆的珍贵元素、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实践领域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潮新闻客户端和《茶博览》杂志社承办的《茶博览》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作为第九届中华茶奥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杭州龙坞茶镇举办。本次座谈会旨在重温《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茶博览》杂志创刊三十年的奋进历程,展望中国茶在未来如何更好地“香飘”世界。

从“蹒跚起步”到“而立之年”,历经三十载淬炼与蜕变的《茶博览》杂志每一步成长和收获,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爱茶人的真情奉献和诚挚支持。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的领导以及全国各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畅谈和展望中国茶在未来如何更好地“香飘”世界。围绕如何继续办好《茶博览》杂志,推动中国茶走向鼓角齐鸣的“复兴之路”,大家集思广益。


会议全景

茶,既是一种烹与饮的生活艺术,也是领略传统文化一隅的和美仪式。在座谈会上,精心铺设了一条绿色茶路。这是用名优茶叶铺就的微缩版“茶·世界”,寓意茶道、花道、香道“三雅道”,其中五座代表性茶山分别是安吉黄杜村茶山、海南五指山、杭州龙坞茶山、福建武夷山和陕西凤凰茶山。这是一带一路茶叶出海之路、茶叶发展之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


《茶博览》三十周年会场的茶路

《茶博览》杂志于1993年创刊,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创办《茶博览》期刊,2017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主办《茶博览》杂志。杂志从全球视野望茶,从立足国内看茶,从目标导向观茶,从问题导向探茶,讲好茶故事、推广茶文化、促进茶产业,融时代性、时尚性、知识性为一体,可看、可品、可藏,是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茶文化月刊。


茶博览杂志历年封面展

潮新闻领导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浙江树人学院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分别签订“新茶人培养计划”合作协议,今后将致力于挖掘学界茶课题的优秀实践案例,对话新茶人探讨对“三茶”统筹的理解,给予新茶人更大的发展及展示空间,让新茶人一代又一代传唱“一片叶子”的中国故事。

在两小时的座谈会上,《茶博览》杂志指导委员会主任、社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沈立江;《茶博览》历任主编代表阮浩耕;茶文化界大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茶产业界大咖、国香茶城董事长姬霞敏;茶科技界大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读者代表、开化县县长毛献民先后关于如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建言献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博览》杂志的读者朋友们发来了祝贺视频,座谈会在温馨的氛围中顺利结束。此次座谈会既是感恩、回忆、欢聚,更是续缘和展望。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老会长周国富是《茶博览》杂志的老社长,他把这本杂志亲切地比喻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的“小兄弟”。他讲道,在过去三十年中,《茶博览》杂志在宣传推广,中国茶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走到今天,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茶人”们的心血,“如何将茶文化与杂志的共性联合起来,是这几年办杂志的经验所在,也是今后需要大家探索的道路”。

最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仲灿肯定了《茶博览》过去三十年的成绩并对杂志以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办刊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要千方百计走刊物高质量发展路子;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努力扩大读者群,广泛服务茶界朋友。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虞汉胤出席了本次座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博览》杂志的读者朋友们发来了祝贺视频,座谈会在温馨的氛围中顺利结束。此次座谈会既是感恩、回忆、欢聚,更是续缘和展望。

中国茶和茶文化,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一头连着富民惠民的民生福祉:既具有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经济功能,又具有乡愁绵绵、风情万种、文明传承的文化功能;既具有联谊交往、人际和谐的社会功能,又具有绿水青山、红脉绿韵、绿色发展的生态功能;既具有平静闲适、精神愉悦、健全体魄的养性健身功能,又具有清明政治、协和万邦、茶和天下的治国理政功能,中国茶和茶文化成为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桥梁纽带,成为走进“一带一路”的文化伴侣,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姝 陈棠棣

摄影:黄望巧

2023年11月11日 22:5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