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10人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人全国劳动模范,75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涉及茶叶领域的有10人上榜!

具体名单如下:

张吓勇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精制茗优车间主任,中级工

王兆祥 山东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

李敏(女) 罗山县老寨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质检员

胡全波 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技师

周宇 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农艺师

祝雪兰(女,瑶族) 苍梧县六堡镇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社长

朱美宣(女) 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正高级工程师

沈勇虎 丽江市华坪县乌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厂长

姚春雷 贵州省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高级技师

林松(回族) 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技师

树立典范,引领行业新风尚

这些茶界劳模是行业的杰出代表,他们对茶业的热爱与执着,对技艺的精益求精,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成为了广大茶人学习的榜样。例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精制茗优车间主任张吓勇多年深耕白茶产业,在茶叶生产一线坚守了20余载。他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白茶精制工艺的技术攻关,从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骨干与车间主任,他全程参与白茶初制、精制、工艺研究、技术装备创新及产品研发等环节,积累了深厚经验,为福鼎白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树立标杆。又如丽江华坪县乌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厂长沈勇虎,20多年来扎根茶业,示范种植茶园,研制系列产品,为公司创造丰厚利润。他还积极开展免费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这种敬业奉献、勇于创新、带动他人的精神,激发了茶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热情与职业追求,促使大家更加专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营造出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行业氛围。

推动创新,注入发展新动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茶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劳模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不断探索。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美宣入职20余年,秉持专业精神,每年研发超百款新产品,研发出的产品多次获奖并创造了巨大产值。她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茶行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思路和范例。此外,在生产技术上,一些劳模致力于改进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推动茶行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传承技艺,守护行业根基

茶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制茶技艺是其中的瑰宝。劳模们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大多经历了传统技艺的熏陶与锤炼,他们深知传承的重要性。像朱美宣大力弘扬“传帮带”精神,将自己30余年的制茶经验传授给青年技术骨干,累计培养了40名技术骨干,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通过这种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学的方式,确保了传统制茶技艺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避免因人才断层而导致技艺失传,守护了茶行业的根基,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凝聚力量,拓展行业影响力

劳模的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整个茶行业。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升了茶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胡全波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牵头组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入社茶农户均增收40%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街镇发展高标准茶园15000亩。他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茶行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政策向茶行业倾斜。同时,茶界劳模们积极参与国内外茶业交流活动,展示中国茶的魅力,传播中国茶文化,提升了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促进事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茶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多位茶行业从业者入选2025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高度认可,更是为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多维度、深层次的积极影响,从精神引领、技术创新、技艺传承到行业影响力拓展等多方面,为茶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相信在这些劳模的带动下,茶产业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据悉,1950年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1995年后,每5年召开一次,在逢“五”逢“十”年份的“五一”前夕开展。今年是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2025年4月30日 16: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