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千岛湖!暑期实践团解码山水间的茶香奥秘》
千岛湖地区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孕育了独特的茶文化。“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与旅游、教育、科技融合。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生活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 。6月27日,浙江树人学院“睦州茶香探源”调研实践团奔赴千岛湖探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传承当地茶文化,让茶成为共富路上的“金叶子”。
一、淳安博物馆:千年文脉与山水传奇在此交织
在张星海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前往淳安博物馆。师生们在历史厅见证山越先民的古老印记、方腊起义刻石的岁月沧桑;领略商辂“三元及第”的传奇与海瑞的清廉风范;了解鸠坑茶具从古朴茶碗到精致茶盏尽显淳安千年制茶技艺传承。接着,在移民厅队员们深入了解到新安江水库建设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深刻感受到移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支持国家建设毅然背井离乡的坚定信念和无私情怀。这种"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实践团成员。此次博物馆之行,以文物为桥梁,以历史为脉络,不仅让师生们触摸到淳安深厚的文化肌理,更在精神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张星海教授总结道:“历史的温度需要青年去感知,文化的薪火更需要青年去传递。希望同学们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行动,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时代精神的践行者。”
二、宋村乡:“党建+服务”模式,助力乡村共富
淳安县宋村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思路,通过抓队伍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打造、乡村治理等举措,推动当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浙江树人学院“睦州茶香探源”实践团与宋村乡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民呼我为”督政会暨夏秋茶产业发展工作展开座谈会。乡党委邀请茶叶专家就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当地茶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会上,全国高校党建“双带头人”张星海教授与宋村乡人大代表们展开深度研讨。张教授精准把脉,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首要举措是打造沉浸式文旅茶村体验,开发蕴含宋村特色的茶主题伴手礼与文创产品,以此提升游客参与度与消费意愿;其次推动茶叶品类多元化发展,在精进传统龙井品质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种植白茶等适销新品种,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宋村乡充分发挥“党建+服务”模式的聚合效应,有效整合人大代表、高校智库、农技骨干及本土茶农等多方力量,将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能。此次座谈会彰显了创新是突破传统的关键钥匙,绿色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文化为乡村振兴厚植底蕴。
三、茶企:多元化茶产业的突围之道
实践团进入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企业负责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正与《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化科学技术支撑”的政策导向形成生动呼应。在生产领域,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多元化发展能力,业务范围不仅覆盖全自动单机及流水线生产线,还延伸至农机、电加热设备等金属制品生产。队员们见证了企业自主研发迭代的新型茶机,将政策中“研发推广先进装备”的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能,企业的成功发展路径为理解茶产业科技赋能提供了生动样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该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后,在杭州绿润制茶有限公司的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从董事长叶总的讲解中了解到这家茶企从传统茶社到国际化企业的发展历程。三代茶人以“一片叶子” 为载体,将淳安鸠坑种茶的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生产体系深度融合,用数十年时间在全球 40 余个国家铺设 “别有香” 品牌网络,让中国茶以 “有机、健康、高品质” 的形象扎根国际市场。调研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企业 “双轮驱动” 的发展逻辑:一方面用科技破解 “茶叶陈化”“品种单一” 等行业痛点;另一方面坚守传统工艺精髓,形成 “机器标准化生产 + 手工匠心赋能” 的互补模式。这种 “以新护旧、以旧促新” 的思路,让 “别有香” 在俄罗斯国际食品展等平台连续多年保持 30% 以上的订单增长率,成为中国茶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典型样本。实践团成员的核心收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发展经验,更是中国传统产业 “借科技破局、以文化铸魂、靠韧性出海” 的缩影。正如企业从 “卖茶叶” 到 “创标准” 的跨越,认识到在全球化竞争中,唯有将本土特色、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才能让“中国品牌” 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四、富文雪坑古茶树群:岁月沉淀的茶香瑰宝
淳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三茶”统筹发展之路,茶产业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实践团走进千岛湖富文雪坑古茶树群,古茶树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也是承载杭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绿色“国宝”。科学做好古茶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能保留珍贵的古茶树资源,还能促进古茶树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此为机,期待进一步挖掘、发现、保护更多古茶树资源,弘扬茶文化,擦亮“杭为茶都”品牌。
在千岛湖的青山碧水间,一场以“茶”为名的暑期社会实践,串联起千年文脉与时代命题。实践队员们沿着古茶树生长的足迹、循着博物馆文物的脉络,不仅探寻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产业发展的一线,触摸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点燃了实践队员以青春之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立志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