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铸”茶机制加工技术

日铸茶是绍兴地方名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扬。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实施茶产业复兴计划,为推动传统日铸茶产业均衡发展,推出了面对高端市场的“平水日铸”茶和面向百姓的大众“日铸”茶。“日铸”茶主要以一芽二叶、三叶为原料机制加工而成,颗粒紧实、汤色明亮、香高味醇。

1   主要优势

“日铸”茶,市场容量较大,依据该产品技术标准可以确定其适合机制加工。因此,日铸茶机制加工条件成熟,优势较多,市场广阔。

2    主要技术

“日铸”茶机制加工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滚二青--摊凉--初炒—摊凉--复炒--摊凉圆筛(色选)--烘干(提香)—整理。

2.1  青叶摊放    青叶应及时摊放,多选择在室内阴凉、清洁、通风处用蔑簟或储青槽上自然摊放。用蔑簟摊放厚度一般在6~10㎝,用储青槽摊放厚度一般在30~35cm;摊放时间视天气和原料而定,一般6~12h;摊放期间轻翻1次~2次。程度:以摊放叶叶面逐渐萎缩,叶质逐渐变软,叶色转至暗绿色,清香显露为最适。

2.2    杀青    一般使用80型滚筒杀青机操作,温度为200℃-280℃,投叶量为每小时180~220 kg,期间应用鼓风机或风扇辅助排湿。程度:以杀青叶折梗不断,叶缘微卷,清香显露,含水量在52%-55%为宜。

2.3    摊凉回潮  杀青叶应尽快进行降温,使其散发水汽,用风力快速冷却网对其冷却,摊凉回潮时间一般在90~120min。程度: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

2.4    揉捻   依据揉捻机的型号而定, 投叶量35~50kg,时间在10~15min。程度:叶质柔软,茶汁外溢稍有粘手感,略成条。

2.5   滚二青   一般用80型热风滚筒炒干机操作,热风温度设置在140℃~150℃,台时产量40~55kg/h揉捻叶,时长130~200s;亦可选用110型瓶式炒干机,温度设置在200℃~220℃,台时产量35~45 kg/h,历时10min~15min。程度:略卷曲、用手捏可成团、松手可散开,手感略触、折梗不断,香气显露,含水量在38%~42%为宜。

2.6    摊放回潮   与2.3相同方法操作。

2.7    初炒   一般用84型珠茶炒干机操作,温度设置在150℃~180℃,10~15kg/锅,时长根据等级与投叶量而定,一般45~55min。 程度:茶叶不粘连、初现颗粒状、有触手感,含水量在20%~25%为宜。

2.8   摊放回潮    与2.3相同方法操作。

2.9   复炒   一般用84型珠茶炒干机操作,温度设置在130℃~160℃,15~25kg/锅,时间根据等级与投叶量而定,时长50~60min。程度:成颗粒状、结实,含水量在10%~15%为宜。

2.10  摊放回潮   与2.3相同方法操作。

2.11  筛分  用圆筛机操作,对粗头部分再复炒或去除;有条件的用色选机色选,去除茶梗、单片、碎末等。

2.12   烘干(提香)   用烘干机或提香机操作,温度设置在100℃~120℃;投叶量视等级确定,厚度一般在1.5~2.5cm。根据机器型号确定烘干(提香)用时,烘干机时间为15~25min,提香机时间为90~100min。程度:成颗粒形、盘花状、紧实、香气浓郁,含水量≤6%。

2.13   整理   对不同档次的产品用不同的工艺方案操作,可通过筛分、风扇、拣剔等工序去除粗头、茶梗、单片、碎末,整理成最终的商品。

(来源:绍兴市柯桥区农机管理总站
2025年8月19日 10:0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