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创”出幸福来丨谁说年轻人不种茶?90后“茶二代”返乡破局!

中秋将至,在武义县王宅镇陶宅村的“山色润荼”茶文化工作室里,90后茶人谢宏清正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调整茶月饼折页设计。这款融合传统高山茶韵与现代美学的创新茶礼,是他今年新推出的企业定制版礼盒。

“茶二代”返乡 书写青春答卷

谢宏清的茶缘,自祖辈便已生根。爷爷早在五六十年代便开始种茶,父母于2008年创办茶叶加工厂。生长在茶山之间的他,自幼便与茶香为伴,是名副其实的“茶二代”。

十多年来,父亲谢法荣从一家简陋的小作坊起步,逐步建立起拥有半自动化初制茶生产线的茶厂;从一位下山脱贫的农户,蜕变为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茶商,父亲亲历了高山茶产业的辉煌与沉浮。

2016年,怀揣着对茶文化的执着与热爱,谢宏清返乡开始系统学习茶文化;2019年,他正式接手父母的茶叶加工厂。如今,他已经是国家制茶二级技师、高级茶艺师、评茶员,可是他更喜欢称自己是“技术流茶农”。

采茶旺季,他埋头研究各类手工茶的制作技艺,从杀青火候到揉捻力度,每个环节都力求精准;生产淡季,实验室就成了他的“主阵地”——通过色度、香气、滋味这些细微差异来评判茶叶品质的优劣。

创新突破 延伸茶产业链

不同于传统茶农,谢宏清以年轻一代的视角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将牛奶、水果等元素融入茶饮调配,推出的新式茶饮深受年轻人喜爱。

2023年起,他又依托浙江大学茶学系、省农科院等资源,创新研发桂花绿茶、石斛红茶等特色茶工艺,并开发茶染、茶皂等非遗衍生品,将茶叶的价值延伸至文创、日化领域。

“很多企业会在我这里定制伴手礼,我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茶礼组合方案。”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各式精致茶具、创意茶叶包装及茶叶衍生品。今年推出的中秋茶月饼礼盒,是他代理的浙江大学新产品——融入高山茶萃精华,口感清爽不腻。“我们会为客户定制带有专属logo的外包装,加入一些祝福语等创意设计,很受企业客户欢迎。”谢宏清笑着说。

茶旅融合 激活乡村资源

茶人的根,始终扎在泥土里。在谢宏清的老家王宅镇紫谷村,散落着很多逐渐荒废的高山茶园。

“这些老茶树至少有七八十年了,因无人采摘面临着荒废的结局。”谢宏清指着远处陡峭的茶垄,语气里带着心疼。

作为一名“茶二代”农创客,谢宏清多年来始终在为高山茶寻找新出路。他坚持收购高山优质茶叶,严控品质;同时赴各地学习茶艺、考取茶艺师证书、参与茶文化交流活动……此外,他通过直播电商助销茶叶、研发茶衍生品,已帮助周边100多户茶农实现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但这还远远不够。

2021年,浙江省“山海协作”项目落地紫谷村,山道贯通,荒田复垦,生态资源被重新激活。谢宏清敏锐地抓住机遇,将荒废三十年的祖宅改造为“见山民宿”,打造茶旅融合空间。眼下,他又计划建设高山茶叶深加工点,通过“茶叶种植—加工—体验—旅游”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带动高山茶产业全面复兴。

从坚守传统技艺的

“技术流茶农”

到推动茶旅融合的

“乡村创客”

在他身上

我们看到了传统茶文化的

生生不息

也看到了一位新时代茶人

对品质的坚守

对创新的追求

以及对高山茶园的深情守望

他以茶为媒

串联起了乡村的过去与未来

激活了乡村茶旅的新活力

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武义发布)

2025年9月16日 10:05
浏览量:0
收藏